| 网站首页 | 学校管理 | 下载 | 读书网站 |  | 陶苑 | 论坛 | 廉政 | 教学资源 | 特色建设 | 校报 | 故事特色 | 综合督导 | 行风评议 | 
您现在的位置: 江阴市山观实验小学 >> 陶苑 >> 行知文集 >> 正文
[推荐]行知教育思想 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
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
作者:佚名 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 点击数:1585 更新时间:2008-4-28 19:33:26

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

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,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中国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,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、新观点和新方法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,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。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。在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,研究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我们可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,简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。
一、具有强烈的教育改革精神和全民意识(宏观教育)。
1
、要敢当一流的教育家。
提倡做第一流的教育家。这种教育家一要敢于探索未发明的真理,不怕辛苦,不怕失败,一心要把奥妙的新理一个一个地发现出来;二要敢入未开化的疆土,要晓得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土地,有一个未受教育的人民,都是我们未尽到责任。
2
、要改革考试制度。
陶行知是改革旧考试制度的倡导者。他在1934年写的《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》一文中,对旧的考试方法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与抨击。他说:学生是学会考,教员是教人会考,学校是变了会考筹备处。会考所要的必须教,会考所不要的不教,甚而言之不必教。于是唱歌不教了,图画不教了,体操不教了,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,所要教的只是书,只是考的书,只是《会考指南》!教育等于读书,读书等于赶考。好玩吧,中国之传统教育!”“现在中学校有月考、学期考、毕业考、会考、升学考。……日间由先生督课,晚上由家长督课,为的都是准备赶考,拼命赶考,还有多少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大社会的宝贵知识呢?……赶考首先赶走了脸上的血色,赶走了健康,赶走了父母之关怀,赶走了对民族人类的责任。因此,他大声疾呼: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;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。这是六十多年前陶行知的呼喊,真好像是针对我们今天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而说的。
3
、提出中国教育现代化问题他号召说: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,学会现代的技能,感觉现代的问题,并以现代化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。时代是继续不断地前进,我们必得参加现代生活里面,与时代俱进,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。否则,再过几年又要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了。
4
、强调培养开拓型、创造性人才。
陶行知认为,人生的价值在于开拓和创造。他以人生要为一大事来,做一大事去自励和勉人。他形象地在《三代》一首诗中写道:行动是老子。知识是儿子,创造是孙子。这是说要从行动中获得知识,再用知识去指导行动。只有这样,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。
5
、强烈的人民性和广泛性
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人民性和广泛性是非常强烈的。他为人民办教育,明确提出生活教育要解放全人类的理想。他所说的爱满天下就是解放全人类,他所说的平民化就是以工农为主体的人民性。
他的教育思想的人民性,还体现在他把人民作为教育的主人,必须首先向人民学习,把他们当作教育的主人,自己是为他们服务的,因而要用人民最需要的东西教育他们,用人民最易懂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知识,提供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,以摆脱贫穷落后。对于终身教育,早在1934年,他就说:生活教育与生俱来,与死同去。出世便是破蒙,进棺材才算毕业。直到晚年,即19455月,他还强调说:无论老少,也应该受教育。|生活教育很早就提出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口号。
二、提倡民主型、开放型、密切结合生活实际的新教育(微观教育)。
1
、创立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一生坚决批判和反对旧传统中封闭式的、僵化的教育;倡导开放型的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。这具体表现在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上。生活教育包含三个基本内容: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。其实质是使教育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。他坚决反对死灌死背死考,徒把教学过程作为单纯的认识过程;强调教学做合一。要求科学地遵循教育和教学规律,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,建立一种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新教育。
2
、倡导学生的六大解放
陶行知倡导学生的六大解放
一、解放他的头脑,使他能想;二、解放他的双手,使他能干;三、解放他的眼睛,使他能看;四、解放他的嘴巴,使他能谈;五、解放他的空间,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丰富的学问;六、解放他的时间,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,不逼迫他赶考,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,要让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,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,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。
3
、要改革教学方法。
1919
年,陶行知大胆主张改教授法为教学法,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。热心的先生,固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,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,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?那么,先生究竟应该怎样才好?我以为先生不是教书,不是教学生,乃是教学生学。陶行知于七十多年前的上述论述,与当今新课程强调的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是多么的一致啊!
*
关于教学做合一
*
教学做合一这个理论包括三方面: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,怎样学便怎样教;二是对事说是做,对己说是学,对人说是教;三是教育不是教人,不是教人学,乃是教人学做事。无论那方面,成了学的中心,即成了教的中心。要想教得好,学得好,就须做得好。要想做得好,就须在劳力上劳心,以收手脑相长之效。
*
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:一是方法;二是生活的说明。 在方法方面,它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,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。不然,便要学非所用,用非所学了。在又一方面,它是生活的说明:在做上教的是先生,在做上学的是学生。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,做便是教;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,做便是学。先生拿做来教,乃是真教;学生拿做来学,乃是实学。
4
、陶行知四颗糖处理打架事件的故事(案例) 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段故事对家长和老师有所帮助和启发。陶行知先生某天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同学,将其制止后,责令其到办公室。陶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回到办公室,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,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:这是奖励你的,因为你比我准时。接着又掏出一颗糖:这也是奖励你的,我不让你打人,你立刻就住手了,说明你很尊重我。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,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给他:据了解,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,这说明你有正义感。这时那名男生哭了:校长,我错了。同学再不对,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。陶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:你已经认错,再奖励你一颗。我的糖分完了,我们的谈话结束了。陶行知先生对打架事件的处理,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,不是采取说教的方式,而是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,抓住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,采取赏识的策略,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。
5
、教人求真(师德)
*
不能用人的长处,便是自己的短处。希望你们能用人的长处,而又帮助人克服短处。
*
运用民主作风教学生,并与同事共同过民主生活,以造成民主的学校。
*
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,教人求真。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,学做真人
*
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。你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小朋友,总是不会错的。
*
亲民亲物亲赤子,问古问今问未来。
*
为了苦孩,甘为骆驼。于人有益,牛马也做。
*
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,惟独从心里发出来,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。
*
教育是教人化人。化人者也为人所化,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。互相感化,便是互相改造。
*
我们做教师的人,必须天天学习,天天进行再教育,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。自己在民主作风上精进不已,才能以身作则,宏收教化流行之效。
*
民主的教师,必须要有:()虚心;()宽容;()与学生共甘苦;()跟民众学习;()跟小孩子学习。陶行知有句鞭策教师的名言:你的教鞭下有,你的冷眼中有,你的讥笑中有
*
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:跟先生学,跟大众学,跟小孩学,跟朋友学,也跟敌人学,跟大自然学,也跟大社会学,要学得专,也学得博。
*
要学生做的事,教职员躬亲共做;要学生学的知识,教职员躬亲共学;要学生守的规矩,教职员躬亲共守。我们深信这种共学、共事、共修养的方法,是真正的教育。一校之中,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,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,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。
6
、学做真人(德育、全面发展)
*
事实告诉我们,大人能教小孩,小孩也能教大人。
*
前进的小先生要有四种精神:一、追求真理;二、即知即传;三、联合起来;四、百折不回。
*
道德是做人的根本。根本一坏,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,也无甚用处,并且,没有道德的人,学问和本领愈大,就能为非作恶愈大。
*
所谓健全人格须包含:一、私德为立身之本,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。二、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。三、强健活泼之体格。四、优美和谐之感情。
*
现在我提出四个问题,叫做每天四问
第一问: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?
第二问: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?
第三问: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?
第四问: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?
*
失败是成功之母。单有母亲不能生子。成功之父为谁?“奋斗是成功之父
*
人生天地间,各自有秉赋:为一大事来,做一大事去。多少白发翁,蹉跎悔歧路。寄语少年人,莫将少年误。
*
发明千千万,起点是一问。禽兽不如人,过在不会问。智者问得巧,愚者问得笨。人力胜天工,只在每事问。

 

文章录入:黄仲华    责任编辑:hzh 
  • 上一文章文章:

  • 下一文章文章:
  • 【字体: 】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
   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
   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
    最新信息 更多内容
    相关文章
   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
    陶行知诗歌精选
    教育名言集锦
    陶行知语录——师德篇
    陶行知语录——创新教育…
    陶行知语录——教师修养…
    一路风景(2)
    2007年度教师获奖论文集
    有了爱, 不等于就有了教…
    把童年还给童年
   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公告 | 管理登录 | 
    © 2013 版权所有:江阴市山观实验小学 技术支持:信息中心
    地址:江阴市山观龙山大街51号 电话:0510-86991213
    苏ICP备09100900号